近期,面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严峻形势,番禺区大龙街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青年生力军作用,累计发动100名大学生志愿者投身20场“两热”防控行动,在社区一线为居民生命健康筑牢防线。
8月7日下午4时,近2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大龙街团工委组织下,在东湖洲花园C区集结,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入户。
入户期间,大学生志愿者身兼“宣传员”与“排查员”,既向社区居民讲解“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的重要性,普及“两热”的传播途径、科学防控措施及居家防蚊要点;又重点排查储水容器、绿植盆栽、低洼易涝处等蚊虫孳生“温床”,及时清理积水,并对绿化带、潮湿积水等蚊虫易栖息区域进行仔细检查,确保不留卫生死角。
入户宣传
翻盘倒罐清积水
来自广东培正学院的张翰炫和来自广东药科大学的杜沛锘还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消杀工作。两人戴上面罩,分工协作:一人负责投放杀虫剂并手推消杀设备缓缓前行,另一人手持专业消杀灭蚊工具,经过绿化带、灌木丛时,调整喷头角度,让药剂雾滴均匀洒落每一处,有效降低蚊媒密度。
协助社区消杀
多次参与社区防控的经历,让这群大学生志愿者深感基层工作的不易。“有热心的老奶奶,不仅积极配合检查,还主动分享传统的防蚊方法。但也遇过几次(居民)拒绝检查的情况。”张翰炫坦言,看似简单的入户检查,实则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沟通技巧。他认为,这样接地气的社会实践让自己对公共卫生工作有了全新认识,也真切感受到服务社区的价值。
在顶楼排查卫生死角
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也纷纷分享暖心瞬间:顶着烈日入户时,有居民坚持送他们到门口表达感谢,也有人递上矿泉水为他们解暑。这些温暖让他们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内心充满成就感。
当天活动共走访居民家庭200余户,派发宣传资料500余份,协助清理积水点120余处,在助力居民防控意识提升的同时,还发动群众力量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社区环境。
杜沛锘认为,大学生群体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具有独特优势——既能为社区工作人员减轻负担,又能凭借亲和力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提升沟通效率,还能通过制作短视频等新颖的宣传方式传播防控知识,“防控工作的核心在于全民参与,只有每个人都养成定期清理积水的习惯,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蚊媒疾病传播。相信我们的参与能带动更多居民重视并行动起来。”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樊芸、杨颂
通讯员:李华姬
民信配资-民信配资官网-实盘配资平台-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